小欧发现,很多人都分不清楚海牛和儒艮(ru gen),对于美人鱼的原型到底是谁,也是颇有争议。江湖上自分两派:“海牛派”和“儒艮派”,但是到底谁是真正的美人鱼呢?怎样才能将它们区分开?小欧带你探索真相!
据说当年哥伦布在做环球航行时,途经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比亚克河河口,突然间,他和船员们看到一大群直立在海中的生物,有些还是怀抱“婴儿”哺乳的模样,于是这帮久违雌性动物的水手,就把这些脑袋上顶着几根海草的生物自动脑补为希腊神话中的“美人鱼”了。
早在南朝时,我国古人在《述异记》中也有这样的描述: “南海有鲛人,身为鱼形,出没海上,能纺会织,哭时落泪”。那么,究竟哥伦布和我们老祖宗说的,究竟是不是同一种海洋生物呢?美人鱼和鲛人是海牛呢,还是儒艮呢?它们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?
傻傻分不清,这俩呆萌货,谁是儒艮?
谁是海牛?
常说的海牛是泛指,说的是“海牛目”
海牛目在海洋哺乳动物中是相当特殊的一群,所属物种均为植食性,以海草与其他水生植物为食。现存共有四种海牛目动物,分为两个科:
一、海牛科(Trichechidae)的3种海牛(manatee);海牛有3种:南美海牛(巴西海牛),分布在巴西亚马逊河和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河上游及中游,是淡水海牛。北美海牛,主要栖息在加勒比海沿岸,可到江湾中去吃水草。西非海牛,分布在西非海岸、浅湾、河流及乍得湖和喀麦隆湖中。
二、儒艮科(Dugongidae)的儒艮(dugong)。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及印度洋,喜水质良好并有丰沛水生植物之海域。菲宾巴拉望省科隆北部,就是世界仅有的几个儒艮自然观察点之一。
海牛长啥样?
海牛外形呈纺锤形,与鲸类似,身体庞大,脖子粗短,皮厚,呈灰黑色,有很深的皱纹。以海藻或其他水生植物为食。成年海牛体长2~4米,体重360千克左右。前肢特化呈桨状,没有后肢,但仍保留着一个退化的骨盆,有一个大而多肉的扁平、圆形的尾鳍。成年海牛的躯干基本光滑无毛,仅嘴唇周围有须,头部有触毛。海牛头大而圆、唇大、短颈,头能灵活地活动,便于取食。海牛的胃结构简单,但有一个很大的盲肠以消化粗糙的植物类食物,通常消化道总长度可达45米!
儒艮
[rú gèn]
儒艮(学名:Dugong)与海牛同属海牛目,它们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性哺乳动物。与海牛目的其它动物如海牛的最大区别在于:海牛的尾部呈圆形,而儒艮尾部形状与海豚尾部相似。儒艮的头很大,头与身体的比例是海洋动物中最大的。嘴巨大而呈纵向,舌大,使其更利于进食海底植物而将沙子排除开。儒艮的气孔在头部顶端,平均15分钟换一次气。头部和背部皮肤坚硬、厚实。
儒艮尾巴类似海豚
看到尾巴呈圆盘形的
那就是海牛咯~
“美人鱼”就是它
因为雌性儒艮偶有怀抱幼崽于水面哺乳之习惯,故儒艮常被误认为“美人鱼”。自四千年前起,人类便开始对儒艮的捕杀,食肉榨油,骨可雕物,皮可制革,导致迄今儒艮数量已极为稀少。儒艮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2008年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易危物种。
害羞的大型萌货
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型,成年后体长约3米,体重300~500千克。它性情温顺,视力差,但听觉灵敏,对海温有一定的要求,不去冷海。喜成群活动,以2~3头的家族群活动,虽然常单独行动,但也会组成6头左右的小群体。在隐蔽条件良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,定期浮出水面呼吸。儒艮生性害羞,只要稍稍惊吓,就会立即逃避(所以浮潜看儒艮,切忌发出太大声响!Be quiet!)儒艮一般每15分钟浮至水面换气一次,上浮时仅将吻部尖端露出水面,下潜时会像海豚一般整个身体垂直旋转1圈。
海牛和儒艮有多稀罕?
古生物学家认为,海牛类是鲸类向鳍足类演变中的动物,并把它们与陆地上的大象、乳齿象等长鼻目动物划为同类。儒艮与陆地上的亚洲象有着共同的祖先,虽然进入了海洋,依旧保持食草的习性,距今已有2500万年的海洋生存史。这种温顺的动物因为遭到人类严重的捕杀,被公认为“濒临灭绝的海洋珍稀动物”,也是我国43种濒临灭绝的脊椎动物之一。
根据海牛和儒艮的居住地不同,可能哥伦布看到的应该是海牛,而我们祖先口中的“鲛人”则是儒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