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地铁,几乎每个人都在刷微信
这种便捷让微信成了一个强大的购物去处,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,将用户留在这个生态系统中
长期来看,iPhone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Android,不是三星电子,也不是中国的廉价手机制造商,而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想法:将应用程序都集中到一个程序里,不在主屏幕上东一点西一点,那肯定更好用。微信——中国领先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,正是利用这个想法推出了一款新平台。这可能给智能手机带来深刻变化,就像首部iPhone发布以来掀起的生活革命一样。
两个关键问题
微信将这一概念称之为“小程序”。用户无需下载或安装,就可以在微信应用程序中调出来自第三方的有用功能(如照片滤镜、语言工具、乘车共享服务等)并立即使用。虽然听起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创新,但它解决了困扰应用程序模式的两个关键问题。
首先,随着手机屏幕和硬件日益升级,应用程序在开发时被嵌入了更多功能和媒体,因此平均占用空间不断增加。如果你有无限的数据流量和全新的iPhone 7,那一切都不是问题。可是,在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新兴市场,消费者使用的流量套餐往往有上限,而且手机型号比较旧,内存也较小。所以太大的应用程序不仅是不方便,用户可能根本就不会下载。
第二个问题是全世界用户都面临的——应用程序注册很讨厌。尤其电子商务应用需要输入用户名、密码、支付信息和电子邮件地址才能使用。在一个小屏幕上戳戳点点输入这些实在让人头大,而且在身份盗窃日益猖獗(中国尤其严重)的今天,更让人增添了一份担忧。而且说真的,那个掌握了你所有个人信息的比萨订购程序,你到底用过几次?
相比之下,这些小程序无法在应用商店下载,而是通过好友或群聊分享,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(比如在餐厅)扫描QR码获取。由于小程序是云端运行,所以不存在占用流量的下载。而且它们接受微信钱包付款,所以不需要注册,也不怕泄露付款信息。Android系统更棒,可以将小程序固定到主屏幕。它们用起来就像普通的应用程序一样,而且少了相应的麻烦。
成功机会大
就小程序而言,微信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,但它成功的机会比谁都大。微信拥有7.68亿日常用户,其中一半的人每天至少花费90分钟在这上面。在中国,微信越来越像互联网的代名词:走进地铁,几乎每个人都在刷微信。
这些用户不只是与朋友聊天或分享度假照片。他们还与公司运行的“公众号”进行
互动,这些账号出现在微信打开的默认页面里,向用户推送新闻和商品。用微信钱包(与Apple Pay不同,它不需要带指纹读取器的手机)可以更方便地向这些公众号打款。用户可以获得促销、产品、服务,甚至能支付水电费,而这一切都是将商务包装成固有社交活动的形式展现的。于是,这种便捷让微信成了一个强大的购物去处,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,将用户留在这个生态系统中。
微信的存在已超越了纯聊天功能,它变成了一个一站式的应用程序,囊括了从银行、购物、约会到餐饮的一切。随着新功能和服务不断上线,用户离开它或投向其他应用程序的怀抱的理由就更少了。而小程序的推出,更是从根本上抹杀了这种需求。
苹果公司也没有掉以轻心。它甚至不允许微信用“应用号”这个名字来称呼这些小程序。不过,苹果商店遇到的挑战可能还算小的,在苹果的忧虑事项中不值一提。今天,微信在改变中国的智能手机,但很快有一天,全世界都将感受到它的影响。
总之,微信开始有点移动操作系统的意思。随着它的功能越变越强大、内容海纳百川,中国手机消费者将不再询问应该购买什么手机和操作系统,而是开始考虑什么手机最支持微信。这对iOS和Android以及相关手机制造商来说是个长期威胁。